鄭州海關副關長、黨委委員李兆明到公司調研發展運行情況
8月10日,鄭州海關副關長、黨委委員李兆明,關稅處處長張敏、督察內審處處長夏惠文一行在新鄉海關關長張欣、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劉文君等陪同下到公司調研發展運行情況,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邵長金及進出口處、財務部等部門負責人熱情接待。
李兆明一行在新區四長絲車間詳細了解了長絲產品的特性、新產品研發、細旦絲和功能性纖維市場運用情況及定紡外銷情況。走進氨綸五車間生產線整潔明亮,控制室里的幾名職工緊盯著跳動的DCS畫面,手指輕動鼠標就進行了操作,十分便捷。放眼望去,生產線上難尋職工身影,眼到之處,氨綸絲飛速在紡絲設備上卷繞,智能落絲機器人靈活運轉,AGV小車沿軌道往來穿梭,分揀機器人“目光”精準,有條不紊的將外觀相似、規格不同的產品放到指定箱中,完全顛覆了參觀者對傳統紡織企業車間的印象。邵長金向李兆明介紹說,作為傳統紡織企業,面對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公司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抓“結構調整,產業升級”主線,用科技創新推動公司向綠色、低碳、智能化、功能化轉變。隨著智能化的發展,工作環境、工作效率都在提高,但是作為國有企業,沒有讓一名職工下崗,而是通過擴大項目建設,讓職工走向了新的工作崗位。
座談會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邵長金在介紹企業生產經營、市場占比等情況時說,經過大浪淘沙,國內再生纖維素長絲企業僅剩下四家,能堅持做到六十多年的唯有白鷺,并且挺立潮頭,芳華正勁。這源于白鷺六十余年不忘初心,深耕主業,創新不止,新裝備、新工藝、新產品的成果轉化不斷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實力和行業領先地位,僅2021年,公司再生纖維素長絲出口量占據全國同類產品出口量的43.7%。今年以來,受當前新冠疫情、地緣沖突、貿易保護等重大風險影響,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公司上下團結一心、深挖潛力、共克時艱,特別緊盯海外市場,加緊布局,靈活銷售,出口創匯成果顯著。
邵長金說,公司是新鄉市進出口大戶,高質量發展和國際貿易等工作離不開鄭州海關和新鄉海關的支持和關懷,公司先后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AA類企業”、AEO高級認證企業,并入選“龍騰”行動重點企業,參與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后,今年又成功成為河南省首家獲得RCEP產地證書的企業,幫助公司進一步提高了通關效率,增強企業的國際影響力,也能夠在進出口貿易中充分享惠。同時,邵長金還講述了公司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劉文君介紹了經開區當前發展現狀和企業外貿情況。
在聽取有關匯報后,李兆明對白鷺集團及經開區發展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針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痛點問題,李兆明指出,當前,外部環境逐步趨緊,疫情仍在反復,海關、地方政府、企業要同向發力,共渡難關,力爭實現“企業積極主動、政府穿針引線、海關政策幫扶”的良性循環。李兆明強調,海關不僅是職能部門,更是服務部門,鄭州海關、新鄉海關要立足自身職能,進一步加強與地方、與企業的溝通聯系,用好、用足、用活外貿進出口優惠政策,大力推行一企一策,不斷強化服務措施,優化通關流程,構建起高效便捷的營商通關環境,助力地方外貿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希望白鷺集團能夠立足自身優勢,加強修煉“內功”,打造核心優勢,進一步提升行業話語權,力爭在各種風險挑戰中實現逆勢上揚。